本文链接:https://github.com/mcxiaoke/biology
本文按《北京鱼类志》的顺序整理,资料来自:
Brachymystax lenok (Pallas,1773)
又名细鳞鱼。俗称桦鱼,花鱼。体长10到26厘米,体背部深紫褐色,体侧略淡,腹部橘黄色。体侧有许多分散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黑斑。为冷水性鱼类,多栖息于水温较低的山麓附近的水域,幼鱼喜钻入石缝或乱石堆中,入冬后进入深水区。是肉食性鱼类,较贪食,通常以小鱼、鱼卵、水生昆虫等为食,有时也能食小型哺乳动物及植物的枝叶等。每天食欲最旺的时间是早晨颌傍晚,其它时间多潜伏在溪流沿岸的水底。多分布于黑龙江、图们江水系,在秦岭有零星分布。鱼肉肥,含脂量大,个体大,是一种珍贵的经济鱼类。
Onychostoma macrolepis (Bleeker, 1871)
又名多鳞铲颌鱼。俗称鱼古洞,体长10厘米左右,体侧扁,稍狭长,背部稍隆起,腹部圆。尾部稍侧扁。头短。吻钝。体呈黑褐色,腹部灰白,体侧每个鳞片基部均有新月形的黑斑。分布于长江、淮河、海河水系。
Cyprinus carpio Linnaeus
俗称鲤拐子。身体侧扁而腹部圆,口呈马蹄形,须2对。背鳍基部较长,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。体侧金黄色,尾鳍下叶橙红色。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,以食底栖动物为主。其适应性强,耐寒、耐碱、耐缺氧。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,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,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。
Carassius auratus (Linnaeus, 1758)
俗称鲫瓜,体侧扁而高。头较小,吻钝。无须。下咽齿侧扁。背鳍基部较短。背鳍、臀鳍具粗壮的、带锯齿的硬刺。为广布、广适性鱼类,分布自亚寒带至亚热带,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。杂食性,食浮游生物、底栖动物及水草等。繁殖力强,成熟早。3—7月,在浅水湖汊或河湾的水草丛生地带繁殖,分批产卵,卵粘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。为中小型鱼类,常见为半市斤左右。广布于全国各水系。 中国原生鱼:北京的鱼类
Carassius gibelio (Bloch, 1782)
体侧扁,宽而高。腹部圆。头小,吻钝。口端位,呈弧形;口裂宽大于口裂长。无须。背鳍基长,其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近,最末根硬刺粗壮。尾鳍分叉较浅。生活于湖泊、河湾等水流缓慢的水域。成鱼为杂食性,适应性强,常因栖息环境不同,体色有明显变化;同时形成了在形态和生态上都稍有差异的地方性种群。为我国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,也用于养殖。
Hemibarbus labeo (Pallas, 1776)
体长10到25厘米,略侧扁,胸腹部稍圆。头大,其长大于体高。吻长,稍尖而突出,长度显著 大于眼后头长。体背青灰色,腹部白色。成鱼体侧无斑点,小个体具不明显的黑斑。背、尾鳍灰黑, 其他各鳍灰白色。喜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水中,幼鱼生活在水流平稳的地方。主要以水生昆虫及软体动物为食。生长较慢,数量少。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。
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, 1871
俗称麻鲤,体长5到18厘米,较高,腹部圆。头中等大。背鳍长,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的硬刺,长且粗壮。体背及体侧上部青灰色,腹部白色。体侧具多数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点。背鳍和尾鳍具多数小黑点,其他各鳍灰白。为江湖中常见的中、下层鱼类。以水生昆虫的幼虫为主要食物,也食软体动物和小鱼。生殖季节在4—5月,分批产卵。卵粘性,附着于水草上发育。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。
Pseudorasbora parva (Temminck & Schlegel, 1846)
俗称罗汉鱼,野草鱼。体长,侧扁,尾柄较宽,腹部圆。。尾鲭宽阔,分叉浅,上下叶等长,末端圆。体背及体侧灰黑色,腹部银白色。体侧鳞片的后缘有新月形的黑斑。各鳍灰白色。为江河、湖泊、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小型鱼类。喜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浅水水域。杂食,主食浮游动物。产卵期4—6月。卵椭圆形,具粘性,成串地粘附于石片、蚌壳等物体上,孵化期雄鱼有守护的习性。
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Bleeker, 1871
体略高,稍侧扁,头后背部显著隆起,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,腹部圆,尾柄宽短,侧扁。体灰色,背部灰黑,腹部灰白。体侧具宽阔的垂直黑斑4块,各斑块的宽度与其间隔相等或稍大。各鳍灰黑色,边缘浅黄或呈白色。栖息于水的中下层,以底栖无脊椎动物、藻类及植物碎屑为食。利用它尖锐的下颌刮食固着在石头上的食物。在各大水系均有分布。
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(Günther, 1873)
俗称花花媳妇,体长10厘米左右,略侧扁.尾柄稍短,腹部圆。头较小,头长略小于体高。体背及体侧灰暗,问杂有黑色和棕黄色的斑纹,腹部白色。鳃盖后缘、峡部、胸部均呈桔黄色,鳃孔后缘的体前部具有一条深黑色的垂直条纹,背鳍、尾鳍灰黑色较深,其他各鳍呈黑色。常游于水草繁茂处,有跃水的习性。以水生昆虫和水草碎片为食。在长江、黄河、珠江水系及海南岛、台湾均有分布。
Gnathopogon strigatus (Regan, 1908)
体长不到10厘米,侧扁,腹部圆。背侧灰黑色,腹部灰白色,体侧中央有一条较宽的黑色纵纹,侧线上下方有竖条较细的纵纹,背鳍有黑色纵纹,其它各鳍灰白色。小型鱼类,喜栖息于河流及其支流的底层。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。分布于黑龙江流域。
Squalidus wolterstorffi (Regan, 1908)
体长不到10厘米,稍侧扁,腹部圆。头中等大。吻前端钝圆。胸腹部披鳞。背鳍较短,无硬刺。体呈淡棕色,腹部白色。体侧中轴稍上方有一黑条纹,体侧上半部有不规则黑色斑点。侧线鳞片各具一黑斑。背鳍、尾鳍深棕色,其它各鳍灰白色。栖息于浅水水域,以矽藻、绿藻及枝角类为食。小型鱼类,数量稀少。分布于滦河、海河、长江、闽江、漓江等水系。。
Abbottina rivularis (Basilewsky, 1855)
体长,稍侧扁。头较短,吻短,前端圆钝。眼小,侧上位,眼间宽平。背鳍无硬刺,胸鳍圆钝,均较短。尾鳍叉型。头背部稍黑,体侧具一不明显的纵纹,其上有9-11个黑点斑块,背部也具8-11个黑色斑块。背鳍和尾鳍具有由黑色小点组成的斑纹。小型鱼类,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,主食无脊椎动物。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及湖泊、沟塘中。
Saurogobio dabryi Bleeker, 1871
体长形,前部圆筒形,候补稍侧扁,腹部略平坦。头较长,吻部在鼻孔前下凹。吻长大于眼后头长。唇发达,具显著小乳突,下唇后缘游离。须1对。侧线鳞47—49。胸部裸露。体上灰下白,沿侧线有一条宽的黑色纵带。小型鱼类,生活于江河、湖泊的底层。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。繁殖期4—6月,漂流性卵。体较肥壮,数量较多。在各大水系广泛分布。
Mylopharyngodon piceus (Richardson, 1846)
又名黑鲩、螺蛳青。体粗壮,近圆筒形,腹部圆,无腹棱。鳃孔宽,向前伸至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;鳃盖膜与峡部相连;峡部较宽。鳞中大;侧线约位于体侧中轴,浅弧形,向后伸达尾柄正中。体呈青灰色,背部较深,腹部灰白色,鳍均呈黑色。栖息于大江河和湖泊的下层,一般不游至水面。以软体动物为主要食料,有时也食小虾和水生昆虫。生长快,个体大。分布于长江以南平原地区,黑龙江、黄河等水系也有分布。
Ctenopharyngodon idella (Valenciennes, 1844)
体长形,前部近圆筒形,尾部侧扁,腹部圆,无腹棱。头宽,中等大,前部略平扁。吻短钝,吻长稍大于眼径。体呈荼黄色,腹部灰白色,体侧鳞片边缘灰黑色,胸鳍、腹鳍灰黄色,其它鳍浅色。生活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。性情活波,典型的草食性鱼类,以水草、萍类及高等植物为食,幼鱼期兼食昆虫、蚯蚓及藻类。个体大,生长快。在各地广泛分布。
Aphyocypris chinensis Günther, 1868
体细长,稍侧扁,体高略小于头长。前腹圆,从腹鳍基底到肛门具有腹棱。吻钝。咽骨弧形,较窄。咽齿圆锥形,末端略成钩状。鳃耙短小,稀疏。沿体侧中部有1道不太显著的深色条斑。各鳍无明显斑纹。口端位,口裂向后方倾斜,唇薄,无须。腹鳍基部肛门之间有腹棱。鳃耙短小,稀疏。鳞片大,侧线不完全。集群性小型鱼类。生活于水田、沟渠、池塘、湖泊中。喜集群,游泳迅速。分布在四川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、湖北、河北、东北等地。
Phoxinus jouyi (Jordan & Snyder, 1901)
体长,稍侧扁,腹部圆,尾柄稍高。口裂宽浅,呈弧形。鳞细小,排列不规则。侧线完全。尾鳍浅灰色,其余鳍呈浅色。体呈黑褐色,至腹侧渐浅而呈白色。体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小斑点,体两侧中轴有一显著的黑色纵带纹。小型鱼类,生活在水流缓慢清澈的冷水溪流中。通常成群,游动迅速。以食硅藻、植物碎片等植物为主,也食一些水生昆虫等。分布在黑龙江和山西等地。
Leuciscus waleckii (Dybowski, 1869)
体长形,侧扁,背缘略呈弧形,腹部圆。头短,侧扁,头长小于体高。腹鳍起点在背鳍之前,末端钝,不伸达肛门。尾鳍叉形,上下叶等长,末端尖形。体背侧青灰色,腹侧浅色,体侧鳞片后缘灰黑色;背鳍、尾鳍浅灰色,尾鳍边缘灰黑色,胸鳍、腹鳍、臀鳍浅色。中上层鱼类,喜栖居在河口及水流较缓、水质清澈处,冬季在江河的深水处越冬。杂食性,以底栖动物、水生昆虫为食,也食藻类和小鱼等。是脂肪不多的瘦鱼,被捕后极易死亡。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和黄河中游地区。
Elopichthys bambusa (Richardson, 1845)
体修长,头锥形,吻部尖。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凸起,与上颌的凹陷相嵌合。鳞细小。背鳍起点位于腹鳍之后上方。鲜活时体背侧灰黑色,腹侧银白色;背鳍、尾鳍深灰色,其余鳍及峡部呈黄色,尾鳍边缘黑色。大型凶猛性鱼类,性情活波,游动迅速,善于猎食,常在敞水区域追捕鲢、鳙、鮊类等鱼为食。上等的食用鱼类,但危害其它鱼类。出西北、西南外,在各水系广泛分布。
体厂而侧扁,背、腹部较圆,口大。背部灰蓝色,腹部银白色,体侧有许多蓝绿色的垂直斑条。背鳍和臀鳍具蓝黑色小斑点。胸鳍、腹鳍桔黄色。眼上方有一红色斑点。喜栖息于山涧溪流中,尤喜水流较急多砂砾的支流中,与鱲常集群游泳,性情活波,清晨和傍晚常跃出水面。小型凶猛鱼类,以小鱼、水生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。分布于各大水系。
Zacco platypus (Temminck & Schlegel, 1846)
体长而侧扁,体高略大于头长,腹部圆。生活时体色鲜艳,背部灰黑,腹部银白,体侧有多条蓝色的垂直条纹,在条纹之间杂有粉红色斑点。腹鳍淡红色,各鳍鳍膜微黑,无明显斑纹。小型鱼类,喜栖息于山涧底质为砾石的小溪急流中。通常集群活动,性情活波,喜跃水。摄食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。常与马口鱼在同一水域中共存。广泛分布于各大水系。
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(Richardson, 1846)
又名鳟条、红眼,体前部近圆筒形,尾部侧扁,背缘平直,腹部无腹棱。头近圆锥形,背面较宽。侧线以上每一鳞片基部有黑点,列成纵行。背鳍、尾鳍深灰色,其他鳍浅灰色。体色与草鱼蕾丝,灰黄中带青绿色,背部深灰色,腹部银白色。眼的上缘有一块红斑。生活在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的中下层。不喜集群。杂食性鱼类,主食水草,也食小鱼、软体动物等。广泛分布于各大水系。
Hemiculter leucisculus (Basilewsky, 1855)
又名白条、小白条、白鱎。体侧扁,背缘平直,腹缘略呈弧形,自胸鳍基下方至肛门具腹棱。头略尖,侧扁,头部背面平直,头长短于体高。吻短,吻长大于眼径。体背部青灰色,腹侧银色,尾鳍边缘灰黑。极常见的小型鱼类,生活在水的中上层,冬季潜藏于深水层,喜群集于沿岸水面游泳觅食,行动迅速。杂食性,以水生昆虫、高等植物碎片、枝角类和藻类等为食,偶尔也吞食小鱼。广泛分布于除西部高原外的各大水系。
Parabramis pekinensis (Basilewsky, 1855)
又名扁鱼,体高,甚侧扁,呈长菱形,背部窄,腹部自胸鳍基下方至肛门具腹棱,尾柄宽短。头 小,侧扁,略尖,头长远较体高为小。体背部青灰色,略带浅绿色光泽,体侧和腹面银灰色,各鳍均为灰白色。栖息于水的中下层,喜栖息在河床上有岩石的流水中,冬季群集于深水处。草食性鱼类。幼鱼喜食浮游动物、藻类、水生昆虫以及少量水生植物碎片。广泛分布于国内各大水域。
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 (Basilewsky, 1855)
又名连子,体长形,侧扁,头后背部隆起。下颌往上翘。下咽齿尖端呈钩状。胸鳍长,其末端接近腹鳍。尾鳍深叉形。体背部灰色,侧面及腹面银白色。体侧鳞片后缘具黑色斑点。背鳍灰白色,腹鳍、臀鳍和尾鳍下叶均呈桔黄色。小型鱼类,喜栖息在水草繁茂的湖泊中,在河流中通常在缓流鳢。主要捕食小型鱼类,也是少量水生昆虫、虾和枝角类。从黑龙江至海南岛都有分布。
Chanodichthys dabryi (Bleeker, 1871)
又名达氏鲌、戴氏红鲌、大眼红鲌、青桔子、撅嘴鲢。体长形,侧扁,背部较厚,在头后隆起,腹部在腹鳍处稍凹入,腹棱存在丁腹鳍基至肛门,尾柄较短。侧线前部微弯,后部平直,伸达尾鳍基。体背部灰黑色,腹部银灰色,鳍均呈灰黑色。喜栖息于静水湖泊,在水的中上层游动摄食。以小虾尾食料,偶尔兼食小鱼。凶猛鱼类,在黑龙江、长江、珠江等流域均有分布。
翘嘴红鲌:头与背之间相对比较平,鱼口呈地包天之势,下唇肥厚结实,上唇相对薄弱,尾巴很宽,尾巴呈黑色,尾巴尖长度一样,体型瘦长。青梢红鮊:头显得小,鱼眼黑、发亮,鱼背较驼、厚实、向上隆起,体较翘嘴短、宽,鱼鳍呈青黑色,尾巴尖上面比下面尖子短。二者最大的区别:青梢红鮊有些驼背,翘嘴红鲌更象弯刀。
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, 1855
又名翘嘴连子、翘嘴红鲌、大白鱼。体长,侧扁,头背面平直。口上位,下颌坚厚,上翘,竖于口前。眼大。鳞小,侧线鳞80—93。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。体背及体侧上部浅棕色,下部银灰色,腹部银白色,背鳍和尾鳍灰黑色,胸鳍、腹鳍及臀鳍灰白色。大型鱼类,生活在流水及大型水体中,中上层鱼,游动迅速,善于跳跃。主要以小鱼为食,也食昆虫、枝角类等。各地江河湖泊均有分布。
Xenocypris macrolepis Bleeker, 1871
又名密鲴、红鳃。体侧扁,长形。头小。吻钝。口下位。下颌前缘有薄的角质。无须。眼较大,侧上 位。尾鳍分叉较深。鳃盖膜后缘有桔黄色斑块。体银白色,背侧略带暗绿色。胸、腹、臀鳍基部呈浅黄色,背鳍灰色,尾鳍常带黄色。性情活波,喜集群游泳,栖息在水的中下层。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,以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片为主,也食浮游动物。在长江、黑龙江、黄河、珠江流域及云南均有分布。
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, 1871
体长而侧扁,较银鲴为厚。头小。吻钝。口下位,略呈弧形。下颌前缘有薄的角质层。背部灰黑色,腹部肌体侧下半部银白色,鳃盖骨后缘有一浅浅黄色斑块,尾鳍黄色。本种和银鲴较相似,容易混淆。主要区别为本种体相对地高、厚;鳞片数较多;新鲜时尾鳍黄色;分布范围也较银鲴狭。栖息于水的中下层,以高等植物碎片、藻类为食,也食少量浮游动物、虾、水生昆虫等。分布广泛,长江流域最为常见。
Pseudobrama simoni (Bleeker, 1864)
又名逆鱼。体长而侧扁。头短。吻钝。口下位,横裂。唇较薄。尾鳍深叉形。体背部和体上侧为青灰色,体下侧和腹部为银白色。背鳍、尾鳍浅灰色,腹鳍、胸鳍基部浅黄色,臀鳍灰白色。小型鱼类,栖息于水的中下层,主要食物是硅藻、丝藻类及高等植物碎片,喜用下颌刮取食物。喜群集逆水而游。在长江流域分布广泛。
Rhodeus sinensis Günther, 1868
体侧扁,呈卵圆形,背部隆起,腹部凸,呈弧形。头小而尖。口角无须。眼侧位,眼间距稍大于眼径,眼上半部红色。侧线不完全,仅前面的3—7片鳞上具侧线孔。雌面具长的产卵管。体侧上部每个鳞片后缘都有一小黑斑。沿尾柄中线又一条黑色纵纹。鳃盖后方的体侧有两个一前一后的暗色斑。生殖季节雄鱼色彩异常鲜艳,吻部及眼眶周缘具珠星。卵在河蚌壳内发育。喜栖息在氧气条件好、水流缓慢、底质具有淤泥的浅水处。以高等植物的碎屑和藻类为食。长江流域及河北、山西有分布。
Acheilognathus barbatulus Günther, 1873
体侧扁,轮廓呈长卵形。口亚下位,呈马蹄形。侧线完全。背鳍及臀鳍均具硬刺,背鳍起点距吻端距离比距尾鳍基距离大。肛门接近腹鳍,胸鳍末端不达腹鳍,尾鳍深分叉。体上部各鳞片边缘黑色,鳃孔后方第一个侧线鳞上有一大黑斑。尾柄中线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。背鳍具三列小黑点。臀鳍及其它各鳍灰白色。小型鱼类,生活习性和其它鳑鲏亚科类似。在长江中下游及附近均有分布。
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 (Bleeker, 1871)
又名大鳍刺鳑鲏,体扁薄,卵圆形。具短须一对。齿面具锯纹。侧线完全,背、臀鳍均具硬刺。体背部暗绿色,体侧银白色,第四个侧线鳞上有一个大黑点,尾柄中线有一黑色纵纹。背鳍具三列小黑点组成的纵纹。鳍的外缘色浓。臀鳍有三条不等宽的黑色纵纹,其外缘纵纹最宽,其它各鳍灰色。是鳑鲏亚科中个体较大的一种。喜栖息于氧气条件良好、水草丛生的地方。生活习性和其它鳑鲏亚科类似。北自黑龙江,南至广东、广西均有分布。
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(Vaillant, 1892)
又名越南刺鳑鲏。体较高而扁薄,外形呈长卵圆形,头后背部显著隆起,腹缘浅弧形。臀鳍具有2根硬刺。侧线完全。尾鳍分叉深。腹腔膜灰褐色,体背部深灰色,腹侧面灰白色。体侧上半部每个鳞片的后援黑色。鳃孔后上方第一个侧线鳞上有一大黑点。沿尾柄中线有一条明显的纵纹。背鳍有三列小黑点。臀鳍灰黑色,边缘白色。其它各鳍灰白色。生活习性和其它鳑鲏亚科类似。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和福建等地。
Acanthorhodeus chankaensis (Dybowski, 1872)
又名兴凯刺鳑鲏。体侧扁而高,呈椭圆形。口角无须。眼较大,侧位。侧线完全,较平直。背鳍和臀鳍均具细而尖的硬刺。体背部灰褐色,腹侧银白色。沿尾柄正中线有一条细的黑色纵纹。背鳍有两列黑白相间的条纹。雄鱼臀鳍边缘深黑色。生活习性和其它鳑鲏亚科类似。在我国分布广泛。
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(Valenciennes, 1844)
又名白鲢。头大,吻钝圆,口宽,眼位于头侧下半部,眼间距宽。鳃耙特化,彼此联合成多孔的膜质片,有螺旋形的鳃上器。鳞细小。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基部。腹部狭窄,自喉部至肛门有发达的腹棱。背鳍短、无硬刺。体呈银白色,胸、腹鳍尾灰白色。栖息于水的中上层,性情活波,受惊动时能跳出水面。以浮游植物为食。分布于黑龙江、长江、珠江、西江等流域。
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(Richardson, 1845)
又名花鲢、胖头鱼。体侧扁,较高,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,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。头极大,前部宽阔,头长大于体高。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,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;腹部灰白色。各鳍呈灰色,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。背鳍短、无硬刺。体背及体侧灰黑色,间有浅黄色光泽,腹部银白色。生活于水的中上层,性情温顺,行动迟缓,不善跳跃,易捕获。以浮游动物为食,偶食浮游植物。在国内分布极广,但在黄河以北各水体的数量较少。
Cobitis taenia Linnaeus, 1758
又名豆角。体细长,侧扁。头部小,侧扁。口小,唇厚。须四对。前后鼻孔靠近。眼的下缘有一枚硬刺。眼间距狭小。鳃孔仅开口于胸鳍基部区域。胸鳍短小,呈圆扇形。尾鳍近圆形。鳞片甚细小。侧线不完全。腹膜灰色,鳔很小。体褐色,头部密布不规则黑色斑纹,背部有10多个黑色斑块。体侧中线上方至北部之间散有不规则的黑色花纹。腹部白色。胸鳍、腹鳍、臀鳍均为白色。背鳍和尾鳍有几条黑纹。小型底层鱼类,喜栖息于水质较肥的河岸或湖边的浅水处。以藻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。分布广泛。
Parabotia fasciata Dabry de Thiersant, 1872
体长形,略圆,尾部侧扁,头长而尖。前后鼻孔靠近,中间有一分离的皮褶。眼的下缘有一分叉的硬刺。鳃孔很小,鳞片很微小。侧线完全。背鳍无硬刺。胸鳍圆扇形。臀鳍短小、无硬刺。尾鳍分叉深。体呈黄褐色,腹部灰白色,鳃盖后缘有多条深褐色的横斑纹。尾鳍基部有一深褐色斑点。背鳍、尾鳍有多行褐色斑点组成的纵纹。小型底层鱼类,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。黄河流域、长江流域、河北均有分布。
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(Cantor, 1842)
大鳞泥鳅(Misgurnus mizolepis)是本种的同物异名。
体长形,呈圆柱状,尾柄侧扁而薄。头小。吻尖。须5对。眼小。鳞片甚细小。背鳍短小。胸鳍距腹鳍很远。胸鳍不达臀鳍。尾鳍圆形。体上部黑色,下部白色,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。背鳍及尾鳍上有更小的斑点。尾鳍基部上方有一显著的黑色大斑。其它各鳍灰白色。适应性极强。多栖息于泥底较深的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、沟渠、稻田等水域,适于中性和弱酸性土壤。多活动于水的底层,有时潜入泥中。除用鳃呼吸外,肠管和皮肤均有呼吸作用,如果氧气不足,可跃出水面吞吸空气。杂食性,幼鱼主要吃浮游动物、摇蚊幼虫等,成鱼以植物性食物为主。主要在夜间摄食。在国内各水域广泛分布。
Lefua costata (Kessler, 1876)
体长形,前部稍扁平,后部侧扁。腹部圆。头宽而平扁。尾鳍圆形。鳞片甚小。无发达的侧线。口下位,有8小须,4个在唇上。背鳍不具鳍刺。体上部暗褐色,下部白色,北部及体侧有黑色小点。体侧有棕色狭条纹。尾基有以黑点。背鳍及尾鳍有小点。主要生活在静水和水流缓慢区域。数量不多,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,如黑龙江、内蒙古、山西、辽宁等地。
Tachysurus fulvidraco (Richardson, 1846)
又名黄辣丁、嘎鱼、黄鸭叫、昂刺鱼。体延长,稍粗壮,吻端向背鳍上斜,后部侧扁。头略大而纵扁,头背大部裸露;上枕骨棘宽短,接近项背骨。吻部背视钝圆。口大,下位,弧形。背鳍较小,具骨质硬刺,前缘光滑,后缘具细锯齿,起点距吻端大于距脂鳍起点。脂鳍短,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。背部黑褐色,至腹部渐浅黄色。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,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,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。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。适应性很强,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,栖息于水流缓慢、水生植物丛生的水底层。白天极少活动,夜间外出寻食。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、小虾、软体动物及小鱼为食。如麦穗鱼、小鲫鱼、虾虎鱼。在各地分布广泛。
Silurus asotus Linnaeus, 1758
又名鲇、土鲶。体延长,前部略呈短圆筒形,后部渐侧扁。头纵扁,宽大于头高,钝圆。吻宽且纵扁。口大,次上位,口裂呈弧形且浅,伸达眼前缘垂直下方。唇厚,口角唇褶发达,上唇沟和下唇沟明显。臀鳍基部甚长,后端与尾鳍相连。胸鳍圆形,侧下位,骨质硬刺前缘具弱锯齿,被以皮膜,后缘锯齿强,鳍条后伸不及腹鳍。体色随栖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,一般生活时体呈褐灰色,体侧色浅,具不规则的灰黑色斑块,腹面白色,各鳍色浅。大型鱼类,常生活于水草丛生、水流较缓的泥底层。为肉食性鱼类,以虾、小鱼为食。在各地分布广泛。
Oryzias latipes (Temminck & Schlegel, 1846)
又名大眼贼。体很小,侧扁,背部较平直,腹面下凸。头中等大,较平扁。无须。眼大。头部及体侧均被圆鳞,体鳞较大。背鳍靠后,接近尾鳍。胸鳍位置较高。尾鳍宽大,后缘稍内凹。体呈青灰色,腹部及各鳍灰白色,臀鳍及尾鳍均散布有黑色小点。小型鱼类,生活在池塘、湖泊、稻田及沟渠。常成群活动于水的上层。分布于海南岛、福建、四川、辽宁、山东等地。
Pungitius sinensis (Guichenot, 1869)
体长形,侧高,尾柄细长,且有发达的侧棱。头较小,眼较大。身体的前部有薄骨片,后部光滑。背鳍由两部分组成,第一背鳍由分离的小刺组成,小刺左右倾斜,第二背鳍由鳍条组成。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,前方具一游离硬刺。胸鳍略呈圆形。腹鳍有一硬刺。尾鳍微凹近截形。体呈草绿色,腹部白色。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浅水水域。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黑龙江、河北、天津等地。
Siniperca chuatsi (Basilewsky, 1855)
又名胖鳜、季花鱼、鳌花、桂鱼、桂花鱼、螯鱼、花鲫鱼。体高而侧扁,背部隆起,背缘呈弧形,腹部圆凸。口裂略向上倾斜。上颌、下颌、犁骨和口盖骨均有大小不等的小齿。眼较大,位于头的前部,侧上位。鳞片为细小的圆鳞。后鳃盖骨的边缘有平扁的大刺。背鳍长,前部为硬刺,后部为鳍条。胸鳍圆形。腹鳍有硬刺。臀鳍由硬刺和软鳍条组成。尾鳍圆形。体呈黄绿色,腹部灰白色,体侧具有多个不规则的暗棕色斑块。背、尾、臀鳍均有暗棕色条斑纹。一般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,白天卧穴,夜间活动。冬季在深水处越冬。肉食性凶猛鱼类,以其它鱼类为主要食物。全国各江河湖泊均有分布。
Micropercops swinhonis (Günther, 1873)
体延长,颇侧扁;背缘浅弧形,腹缘稍平直;尾柄颇长,小于体高。头中大,较尖,颇侧扁,背部稍隆起。头部具感觉管及5个感觉管孔。吻尖突,颇长,吻长小于或大于眼径。眼大,背侧位,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。体被中大栉鳞,头部、前鳃盖骨前部被圆鳞,鳃盖骨被小栉鳞,吻部和眼间隔处无鳞。胸部和胸鳍基部被小圆鳞。无侧线。体淡褐色,背部色较深,体侧有十多条灰褐色横纹。眼下缘至口角有一条棕色条纹。背鳍、尾鳍棕色,并具有多列黑色小点。个体很小,数量较多,常成小群生活在浅水水域的水草丛中,喜伏水底。以浮游动物、水生昆虫及其幼虫、小虾等为食。分布广泛。
Rhinogobius giurinus (Rutter, 1897)
又名小爬虎鱼。体延长,前部近圆筒形,后部稍侧扁;背缘浅弧形隆起,腹缘稍平直;尾柄颇长,其长大于体高。头中大,圆钝,前部宽而平扁,背部稍隆起,头宽大于头高。眼较大,侧上位。体被中大栉鳞,头的吻部、颊部、鳃盖部无鳞。项部在背鳍中央前方具11~13枚背鳍前鳞。背鳍2个,分离。胸部、腹部及胸鳍基部均无鳞,腹部具小圆鳞。无侧线。胸鳍宽大,圆形。腹鳍胸位,左右愈合呈吸盘状,椭圆形。体呈灰褐色,腹部黄白色。体侧有一纵行暗色斑点。颊部有3-4条较长的褐色斜斑纹,还有一些短的斑纹。背鳍与尾鳍上均有暗色小点组成的线纹。臀鳍暗色。胸鳍基底上方有一个黑色小斑。喜生活于浅水区水底具有卵石、岩缝、沙滩的环境中,喜底栖生活。以小虾和水蚤等为食。数量多,分布广泛。
Macropodus ocellatus Cantor, 1842
又名老布鱼、斗鱼。身体侧扁切薄,略成长方形。头较大,吻短而钝。上颌与下颌均有小齿。前鳃盖骨又细锯齿。全身被鳞,鳞片较大,头部为圆鳞,体侧为栉鳞。背鳍前部为鳍刺,后部为分节的鳍条。腹鳍胸位,第一个鳍条为鳍刺,第二三根鳍条向后延伸。尾鳍圆形。体呈暗绿褐色,体侧有侧人字形黑蓝色横纹十余条,鳃盖后上角有以深蓝色圆斑。背鳍、尾鳍和臀鳍微红色,腹鳍灰褐色。雄鱼体色鲜艳。喜栖息于杂草丛生的池塘、湖边、沟渠的浅水区。以浮游动物为食,也吞食蚊子幼虫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河流中。
Channa argus (Cantor, 1842)
又名黑鱼。体形呈长棒状。头部扁平,头大,口裂大。吻部圆形。口内齿牙丛生。偶鳍皆小,背鳍和臀鳍特长,尾鳍圆形。头部与躯干部皆被有大小相似的鳞片。侧线完整,在胸鳍的后方有个弯曲。 头顶部有许多感觉小孔,大鱼其数目较多。体色背部灰绿色,腹部灰白,体侧有作八字形排列的显明黑色条纹。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。背鳍、臀鳍和尾鳍具有黑白相间的花纹。胸鳍、腹鳍浅黄色,胸鳍基部有一黑点。底栖鱼类,性情凶猛,成鱼以小鱼、小虾、水生昆虫为食。喜欢潜伏在水草丛中追捕猎物。适应性强,可以在水面呼吸。冬季在淤泥中过冬。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均有分布。
Sinobdella sinensis (Bleeker, 1870)
体延长呈鳗状,侧扁。头略小而尖。眼小,被透明皮膜,无游离眼睑;眼间隔窄而隆起。口小,近横裂状,下颌较短。犁骨与腭骨无牙。前鳃盖骨无棘或锯齿。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。无鳃耙。鳞片极细小,头、体及各奇鳍均被有。背鳍和臀鳍均与尾鳍相连续。背鳍各鳍棘以低鳍膜相连,呈分离状。臀鳍第三鳍棘距第一、第二鳍棘颇远。胸鳍小而圆。尾鳍尖形。体褐或灰褐色。体侧有暗色垂直带纹,腹侧有淡色斑点,背侧或有虫状纹。背鳍有暗褐色网状纹,臀鳍略黑而有白色边缘。体背部黑褐色,侧面灰黑色,背、腹部有许多网状花纹,体侧有十多条垂直褐斑。分布于亚热带地区。